- 时间:2021-05-20 16:59 编辑:邱辉 来源:蚂蚁资源 阅读:171
- 扫一扫,手机访问
摘要: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关于计算如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怎么求)的相关内容,详细讲解完全弹性碰撞,高一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及解析与答案,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原理怎么写等,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完全弹性碰撞,您可以通过动量保护和节能,找到最终速度,这是一个相当于二进制方程组的公式,然后您可以找到最高速度。碰撞后两个小球的速度交换,即小球的速度1在碰撞之前是小球2的速度,这是一个发射,它可以说是美国的,(当然,感兴趣可以推动自己,刚刚开始我可以听到等式组可以被推出,不是很困难)
高一物理力学经典例题及解析与答案,600N的重力放置在水平地上,木箱和地面的动态摩擦因子为0.4,(1)当拉动在水平方向上拉动的张力是均匀的时; (2)水平方向的推力推动到待的俯卧撑下来推动。两支力量的大小是多少? 1.g = 600n,u = 0.4正压n = gf * sin30` = gf / 2摩擦f = u * n均匀速度前进,f = f * cos30`u *(gf / 2)= f *√3/ 20.4 *(600-F / 2)= f *√3/ 2f = 2400 /(5√3+ 2)n = 225.1n2.n = g + f * sin30` = g + f / 2摩擦f = u * n均匀速度,f = f * cos30`u *(g + f / 2)= f *√3/ 20.4 *(600 + f / 2)= f * 3 / 2f = 2400 /(5√3-2) n = 360.4N 2.静态起始力F1加速了一个度,在时间t,福尔茨e F1被移除,并加入与F1相反的力F2,并且质量点返回到起点。 ,找到F1和F2的比率。在F1的过程中,路线S1 = 1/2 * A1 * T ^ 2A1 = F1 / M可以得到距离S1 =(F1 * T ^ 2)/(2M)-------- [1] F2角色,在返回起点的过程中:A2 = F2 / M位移S2 = VO * T + 1/2 * A2 * T ^ 2VO是F1,VO = A1 *的速度的速度。 t = f1 * t / m,因为s2是位移公式,在f2方向的方向上有一个方向,存在s2 = -vo * t + 1/2 * a2 * t ^ 2 ----- - --- [2] S2尺寸= S1尺寸为[1] = [2]可以产生F1:F2 = 1:3 3.一个光批量弹簧固定,下端悬挂一个重物物体,春天在余额4厘米中生长ETET,然后将重量1厘米下来,然后放开,然后在瞬间,加热器(G取10米/秒钟)2.5m / s ^ 2,方向向上。当弹簧生长4厘米时,弹力等于物体的重量。然后,在此之后,物体的Synerg等于自重的1/4,因此a =(1/4mg)/ m = 1 / 4g = 2.5m / s 1 4.使得减速质量前2秒和前排的位移分别为18米,分别为14米,分别为14米:(1)质量点的加速度和初始速度。 (2)质量点多少时间?随着中间时间,即,平均速度溶液为18/2 = 9,这是第一秒(由于最小速度)的速度,14/2 = 7是第三秒钟(相同的原因,如果是L.indlord对我来说仍然不明确)然后有(9-7)/ 2 = 1,加速是1速度为9 + 1 = 10倍105.当斜角的倾斜角度时,物体仍在倾斜。逐渐增加,物体仍然仍然仍然是物体的重力和静态分流逐渐增加。物体的重力和支撑逐渐增加C.对物体的支撑和静摩擦的支撑逐渐增加D.物体的重力,支撑和静态摩擦逐渐增加:物体在斜坡上静止:重力,支持,静摩擦。任何两支力的协同作用必须在第三部队中具有大的逆转。答:命题相当于物体的支撑力。 (重力,大小静态摩擦力与支撑力相同)。支持n =MGCOSα,根据数学知识,增加角度,n应小于且更小。 B.该命题相当于静摩擦。取决于力平衡,f =mgsinα。根据数学知识,它也可以更大,更大。 C.该命题相当于重力。这显然是错误的。 D.物体是平衡的。联合力应始终为0. 6.如图所示,便携式力F以1米/秒的速度拖动一个带有木箱的木箱,木箱和平板电脑的质量为50kg,木制盒子盒子,板在地之间的摩擦系数是μ= 0.1;处理程序突然在某个时刻增加水平力,并保持力量unch锚固的,木箱紧接着从水平板的末端滑动,当工人发现木箱在着陆后落在6秒后,木板结束和木箱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不要考虑平板电脑的厚度,木箱可以被视为质量点,G = 10m / s2),因为物体在恒定运动中锻炼,物体是平衡的,f = f =ц(m + m)g = 100n`工人突然打扰,木箱掉下来,只有摩擦力`f =цmg= 50n,a = f / m = 1m / s ^ 2(与运动方向相反)`盒子停止,它不受摩擦的影响,因此它不是反向运动。运动时间为v = vo - at t = 1s`,因此木箱的位移S S2 = VOT - 1 / 2T ^ 2 = 0.5M(木板的拉力为F拉= 100 + 20 = 120n。 f =цmg= 50n,方向和f拉到与相对的相对,因此木板的外力是f均匀性= 120-50 = 70n,a = f / m = 1.4m / s ^ 2`取代s1 = VOT + 1 / 2T ^ 2 = 31.2米:两个物体之间的差异为S1-S2 = 31.2-0.5 = 30.7m。 7.一个物体仍然在光滑的倾斜幻灯片上,当F呈F的方向时,最小值较小,最小值很大? F是人给定对象施加的力。 F和倾斜角的角度是α,倾斜和水平面是θ。物质质量是m。 ∵∵= = = 0°当∴mg·sinθ= f·cosα∈= =(mg·sinθ)/cosαcosα是1,即α= 0°:f最小,此时f = mg· SI.nθ8.一个木块仍然位于水平桌面上,该块仍然是木块G = 20,木块和桌面之间的移动因子U = 0.4,以及木块和桌面的最大静摩擦是等于滑动摩擦。问:滑动后桌面的木块,水平拉力变为6 n,木块收到多少摩擦? (高于1的物理问题)可以通过1阻止G = 20 *动态摩擦因子U = 0.4,= 8N,因为木块和桌面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所以使用6n上拉是拽不拽= = = = = =平均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 = = f(移动)= 8n f(拉动)= 6n SO f(拉)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三线摆测定物体的转动惯量实验原理怎么写,当刚体旋转时,旋转的瞬间是惯性的量度,并且该值取决于物体的形状,质量分布和旋转轴的位置。刚体的旋转惯性具有重要的物理意义,在科学实验,工程技术,航空航天,电力,机械,仪器和其他工业部门。例如,电磁系统的指令系统与线圈的旋转惯性不同,这可以用于测量微量电流(电流表)或功率(冲击电流表)。在发动机叶片的外形,飞轮,陀螺和人造卫星,有必要准确地确定惯性矩。一个统一的对象质量分布和无能量的形状可以从其形状尺寸的质量分布计算一定测定轴的旋转惯性。在几何形状和均匀质量分布中简单的刚体可以直接计算旋转轴的旋转惯性用公式。对于具有复杂和质量分配的物体,不均匀,只能通过实验准确地确定物体的旋转惯性,因此实验方法更为重要。许多用于确定刚体旋转惯性的方法,常用的三线摆动,扭曲,重复等。该实验使用三线摆锤,通过反转运动是物体的惯性。它的特点是清晰图像,易于操作,适用于各种形状,如机械部件,电机转子,枪支公告,电风扇旋转惯性的刀片等。这种实验方法在理论和技术方面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该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三线吊坠的惯性,以旋转物体并验证旋转惯性的平行轴线轴。实验原理的结构三线摆锤的结构如图4.2.3-1所示。三线摆在上盘的圆周上,其沿着等边三角形的顶点对称地连接到较大均匀的圆盘边缘的正三角形顶点。当上盘是三根线,上盘旋转,上盘围绕小角度旋转,张力的悬架是绕中心轴O10扭转摆动。同时,下盘下方的质心o沿旋转轴上升,如图4.2.3-2所示。 = H是中心,下盘中心的垂直距离; = H是振动中下盘的高度;它是上盘的半径;它是下盘的半径; α是扭转角度。由于三个课程,下盘运动对中心轴进行对称,我们只分析了悬架的运输。悬浮液的长度用于见图4.2.3-2。当光盘颠倒光盘时,LO的悬停点WER盘移动到下盘,并且可以如下认为与其他几何参数的关系。盘的垂直线由上盘A制成,上盘A,其在升高之前和之后散布在较低的地图中的总和。在右三角形(1)中,从图4.2.3-2中已知,并且上述公式可以写入:(2)已知,因此在右三角形(4)中有(3)悬浮液的形状。然后,上述可以写入:(5)比较公式(2)和式(5),在消除之后:(6)COSα考虑到α作为少量,然而由于无限小相对于L和H的量,它可以略高于Micro的第一阶,来自公式(6)可用:(7)扭转下盘α的角度α是非常小的,下盘振动可以被视为简单的谐波振动。其潜在的能源EP和动能EK是:(8),分别是下盘的质量,即重力加速,圆形频率和下盘的上升速度,将光盘的惯性转向轴oO1。如果忽略摩擦的效果,则重力场中的机械节能:恒定量(9)远大于下盘的旋转,即大约恒定(10),公式(7)进入式中(7)10)和对于T.您可以:(11)该公式是简短的振动方程,并且对等式的解决方案是:由于振动循环,获得上述公式:有:(12),只要它是准确的e测量了三行摆的相关参数,,,,,,,,,,,,,,,,,,,如果要测量质量导向的物体的旋转力矩,则不会加载磁盘的旋转力矩然后将要测试的物体放置在下盘上,并且必须注意待测物体的质心在仪器的旋转中。轴。测量整个系统的旋转循环,并且系统的旋转力矩可以通过下式计算:(13)是在放置物体之后物体的上部和下间距,并且通常可以考虑。要进行测试的物体的旋转惯性是:(14)使用该方法在满足经验的条件下确定任何形状物体的旋转惯性纳尔要求。我们知道物体的旋转矩取决于体形质量分布和相对于轴的位置。因此,物体的旋转惯性与轴改变,旋转轴可以在物体内部,并且可以在物体之外。就两个平行的轴而言,物体到任何轴的旋转力矩,等于物体的旋转力矩到轴的轴线,加上产品质量和双轴距离方形。这是平行轴定理,其表达式是:(15)通过改变距离待测物体中心的距离和三线摆动中心轴来验证旋转惯性的平行轴定理。还有很多方法可以测量旋转惯性,并且有一个常用的曲折。旋转惯性的割伤原理是通过测量待扭曲的物体来计算物体的旋转惯性,并通过摆动循环和其他参数的测定来计算物体的旋转力矩。该方法可以确定不同形状的旋转惯性和弹簧的扭转系数,并且可以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验证旋转惯性并联轴定理。实验内容1.仪器常数的测定,,,和。 Th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and utensils are appropriately selected, and the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s reduced.自我实验步骤,以确保三线上下地下的水平,所以在仪器达到最佳测量状态。 2.测量光盘的旋转惯性,并计算其不确定性。将第三行转动在小盘上,使其导致其自身角度旋转角度,随着线的张力转动下盘扭转,避免左右抖动。通过自己确定的方法,使得循环的测量不确定性小于其他测量的不确定性。使用等式(12),获得,使用不确定性递送公式,使用计算的不确定性。在下盘上测量环的旋转,环的质心在旋转轴上,测量系统的旋转力矩。测量质量aNd外径的环,和外径。环的旋转惯性由式(14)获得。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找到相对误差。圆环绕中心轴的旋转惯性的理论值可以从下式计算。插入件处于环和外径。 4.确认并联轴定理与下盘上具有相同尺寸和形状尺寸的两个金属缸重叠,请注意质心与下盘的质心重亮。当旋转轴由圆柱形中心旋转时,系统旋转惯性。然后,两个汽缸对称地放置在下盘中心的两侧。测量旋转惯性oF这个系统。测量圆柱形质心与中心轴之间的距离,并与测量值进行测量,计算和比较。通过实验测量比较,从曲线比较,改变值,测量组和曲线获得曲线。给出了该结果的比较。
责任编辑(邱辉)
以上就是关于**计算如图所示系统中物体的加速度,物体的加速度怎么求**的全部内容,如有需要以上系统,请在搜索框搜索商品或者咨询客服,了解更多请关注蚂蚁资源网。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无意中有侵权,请联系客服核实,以便及时删除,谢谢支持!
- 源码资源网
- 高一物理所有公式,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第一章 力 重力:G = mg 摩擦力: (1) 滑动摩擦力:f = μFN 即滑动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 (2) 静摩擦力:①对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应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切记不要乱用 f =μFN;②对最大静摩擦力的计算有公式:f = μFN (注意:这里的μ与滑动摩擦定律中的μ的区别,但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是一样的) 力的合成与分解: (1) 力的合成与分解都应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 具体计算就是解三角形,并以直角三角形为主。 第二章 直线运动 速度公式: vt = v0 + at ① 位移公式: s = v0t + at2 ② 速度位移关系式: - = 2as ③ 平均速度公式: = ④ = (v0 + vt) ⑤ = ⑥ 位移差公式 : △s = aT2 ⑦ 公式说明:(1) 以上公式除④式之外,其它公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公式⑥指的是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一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之值恰好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这样就在平均速度与速度之间建立了一个联系。 6.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有下列规律成立: (1). 1T秒末、2T秒末、3T秒末…nT秒末的速度之比为: 1 : 2 : 3 : … : n. (2). 1T秒内、2T秒内、3T秒内…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2 : 22 : 32 : … : n2. (3).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位移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4). 第1T秒内、第2T秒内、第3T秒内…第nT秒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1 : 3 : 5 : … : (2 n-1).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 1. 牛顿第二定律: F合= ma 注意: (1)同一性: 公式中的三个量必须是同一个物体的. (2)同时性: F合与a必须是同一时刻的. (3)瞬时性: 上一公式反映的是F合与a的瞬时关系. (4)局限性: 只成立于惯性系中, 受制于宏观低速. 2. 整体法与隔离法: 整体法不须考虑整体(系统)内的内力作用, 用此法解题较为简单, 用于加速度和外力的计算. 隔离法要考虑内力作用, 一般比较繁琐, 但在求内力时必须用此法, 在选哪一个物体进行隔离时有讲究, 应选取受力较少的进行隔离研究. 3. 超重与失重: 当物体在竖直方向存在加速度时, 便会产生超重与失重现象. 超重与失重的本质是重力的实际大小与表现出的大小不相符所致, 并不是实际重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只是表现出的重力发生了变化. 第四章 物体平衡 1. 物体平衡条件: F合 = 0 2. 处理物体平衡问题常用方法有: (1). 在物体只受三个力时, 用合成及分解的方法是比较好的. 合成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合成转化成两个平衡力来处理; 分解的方法就是将物体所受三个力通过分解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 (2). 在物体受四个力(含四个力)以上时, 就应该用正交分解的方法了. 正交分解的方法就是先分解而后再合成以转化成两对平衡力来处理的思想. 第五章 匀速圆周运动 1.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 ①.线速度的定义式: v = (s指弧长或路程,不是位移 ②.角速度的定义式: = ③.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 = ④.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 ⑤.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 ⑥.向心加速度:a = 或 a = 2. (1)向心力公式:F = ma = m = m (2) 向心力就是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在计算向心力时一定要取指向圆心的方向做为正方向。向心力的作用就是改变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快慢。向心力总是不做功的,因此它是不能改变物体动能的,但它能改变物体的动量。 第六章 万有引力 1.万有引力存在于万物之间,大至宇宙中的星体,小到微观的分子、原子等。但一般物体间的万有引力非常之小,小到我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因此,我们只需要考虑物体与星体或星体与星体之间的万有引力。 2.万有引力定律:F = (即两质点间的万有引力大小跟这两个质点的质量的乘积成正比,跟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说明:① 该定律只适用于质点或均匀球体;② G称为万有引力恒量,G = 6.67×10-11N·m2/kg2. 3. 重力、向心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 (1).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 重力和向心力是万有引力的两个分力(如图所示, 图中F示万有引力, G示重力, F向示向心力), 这里的向心力源于地球的自转. 但由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很小, 致使向心力相比万有引力很小, 因此有下列关系成立: F≈G>>F向 因此, 重力加速度与向心加速度便是加速度的两个分量, 同样有: a≈g>>a向 切记: 地球表面上的物体所受万有引力与重力并不是一回事. (2). 脱离地球表面而成了卫星的物体: 重力、向心力和万有引力是一回事, 只是不同的说法而已.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说到卫星就会马上写出下列方程的原因: = m = m 4. 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和半径之间的关系: (1). v= 即: 半径越大, 速度越小. (2). = 即: 半径越大, 角速度越小. (3). T =2 即: 半径越大, 周期越大. (4). a= 即: 半径越大, 向心加速度越小. 说明: 对于v、 、T、a和r 这五个量, 只要其中任意一个被确定, 其它四个量就被唯一地确定下来. 以上定量结论不要求记忆, 但必须记住定性结论. 第七章 动量 1. 冲量: I = Ft 冲量是矢量,方向同作用力的方向. 2. 动量: p = mv 动量也是矢量,方向同运动方向. 3. 动量定律: F合 = mvt – mv0 第八章 机械能 1. 功: (1) W = Fs cos (只能用于恒力, 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 (2) W = pt (此处的“p”必须是平均功率) (3) W总 = △Ek (动能定律) 2. 功率: (1) p = W/t (只能用来算平均功率) (2) p = Fv (既可算平均功率,也可算瞬时功率) 3. 动能: Ek = mv2 动能为标量. 4. 重力势能: Ep = mgh 重力势能也为标量, 式中的“h”指的是物体重心到参考平面的竖直距离. 5. 动能定理: F合s = mv - mv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mv + mgh1 = mv + mgh2
- 2021-05-20 16:59:12
- 苹果cms
- 分析时把每个都取隔离体,分析受力。建坐标系(正方向)向下牛二,另一侧挂一定滑轮 :滑轮两侧加速度相反,设a向下,3g-f=3af-2g=-2aa=2m/s2一个向上,一个向下总的分析,滑轮重力不计,一定滑轮:F=2f,=24*2=48牛二:5g-48=5aa=0.4,向下
- 2021-05-20 16:59:12
- ee
- B 试题分析:0-T时间内物体先做匀减速运动,然后以等大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则 ,由此函数关系可得x-t图线,答案为B。
- 2021-05-20 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