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myziyuan.com/

- 你大爷
- 信息化时代,企业的IT岗位必不可少,成熟的企业都会有自己的IT部门(信息管理部,资讯部,MIS),该部门岗位通常分为CIO、IT经理、专业岗位人员这3类,下面介绍下各岗位的工作情况。一、CIO(首席信息官)1、理解公司战略CIO是公司战略信息化支撑的第一人责任人,只有充分理解公司战略,才能统筹公司内外资源去落地支撑战略的信息化需求。理解公司战略,是信息化的“梯子”搭在什么墙上的问题,要是梯子搭错墙,下面兄弟在怎么拼命,都白费功夫。直接对接老板,参与企业决策,利用信息化建设助力企业的发展。2、IT规划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在理解公司战略的基础上通过IT规划,建设与公司当前业务规模、未来一段时间业务发展规划相匹配的信息化系统。这里面涉及到建设什么样的系统,用什么样的技术架构,自建还是找外部供应商,如何与现有信息化资源整合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CIO综合考虑。3、横向部门leader对接信息部门归根结底是为管理、为业务服务的,系统是否有价值,很大程度上是业务部门说了算。花了大价钱把系统建好,最后发现业务部门不认可,那就是人为系统打工,而不是系统为人服务。这里面业务部门的认可是两个部门负责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的桥梁。4、供应商资源整合IT通常被认为是个只花钱不赚钱的部门,因为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公司为了控制信息化成本,信息化资源肯定不会高配,因为成本等在内的众多因素,公司肯定需要请外部供应商资源进来建设信息化系统,IT部门假如有几个靠谱、给力的供应商,系统建设速度与质量肯定上的去。话说钱虽然重要,但CIO对各供应商能力方向与水平把握程度、与供应商的连接关系也同样至关重要。5、部门员工管理正常的部门管理工作,在此不过多阐述。想说的一点是,信息部内部管理风格与水平除了依赖于部门负责人外,其实受公司整体管理机制、企业文化影响更大。二、IT 经理1、IT项目管理IT经理通常是信息化项目经理,对于有供应商参与进来的项目,那就是“甲方项目经理”,项目成败的负责人、项目整体成败的考核对象。需要其具备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项目前期需要评估项目成本、价值点、采购选型等。过程中需要协调业务部门、部门内部同事、供应商等各方面资源,把项目按合理的节奏推进,并把控项目交付质量。2、解决方案构建/审核负责项目过程中的解决方案、产品设计方案输出,有些需要IT经理自己干,有些是供应商资源来做但也需要IT经理把关并确认,假如项目经理解决方案、产品设计方面能力不足,项目很容易出现返工或进度拖延的情况。好的IT经理,能最终确保按时交付的系统满足业务各层级的需求。3、公司信息化系统运营系统建设完成后,如何最大化系统价值,是IT经理必须考虑的事情。首先,需要IT经理联合业务骨干、系统关键用户,把系统推广出去,让系统能够帮助到更多用户。其次,根据业务应用系统的反馈,持续组织资源对系统功能进行优化完善。最后,最重要的是,分析所沉淀的业务数据,为业务与管理提供数据服务。三、专业岗位人员在IT部门,从工作分工的专业类别来说,通常会分为以下几类专业:开发人员:系统开发、系统优化、数据分析等工作;这部分工作可以交给供应商来做,不过稍微大点的公司,为确保需求响应速度,都会有自己的开发人员,只是人员多少的问题。安全专员:建立和完善企业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制定各系统整体安全策略、应急机制,组织开展安全保障、应急演练、安全事件处置等相关工作;落实各系统风险评估、安全检查、安全防范等相关工作,包括安全扫描、渗透测试、网络安全防护、Web安全防护、数据安全防护等;负责安全审计策略的研究、制定和执行效果跟踪,完善审计工作标准和工作流程。系统管理人员:负责权限配置、流程配置、系统异常登记与处理跟进、常见问题咨询等工作;通常会分为办公系统类(OA、邮箱、IM等通用办公系统)、业务应用类(ERP、财务、BI、PLM、MES、PDM、APS、CRM等专业类)。基础架构管理人员:负责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网络安全、超融合、企业云、桌面云等管理,包括相关资源采购需求评估、资源分配、数据容灾备份等工作。桌面运维人员:负责公司员工日常办公软件安装、打印机、视频会议、MAXHUB 、桌面云问题处理等各类工作。以上各类工作,会从专业程度、内部需求工作饱和度、成本、信息安全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是公司内部招聘员工,还是寻找相关外部供应商提供服务,包括外包服务。虽然是说普通/基层专业人员,但考虑到各公司规模、人员编制数量、成本等因素,部分公司是和IT经理岗位职责一并考虑的,会把不同类型的工作根据员工的能力进行综合分配。
- 2021-03-04 22:32:39
- zaijianshaoshi
- 通常情况下,软件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结构:第一:操作系统知识。操作系统知识是软件工程师必须具备的重要内容,Web开发领域可能会使用到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大数据和物联网方向要使用到Linux系列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是进行软件研发的重要基础。主要内容包括资源管理、任务调度、并发管理、权限管理、网络管理等内容。第二:编程语言和算法。编程语言是软件工程师必备的技能,不同方向的开发需要使用到不同的编程语言,比如Web开发可能会使用PHP、Python、Java等语言,而大数据可能会使用Java、R、Scala等语言,而物联网开发可能会使用到C、C++等编程语言。通常来说,软件工程师往往需要掌握多门编程语言,以应对不同的开发环境。算法是软件工程师的重点知识结构,因为软件研发说到底就是个数学问题,所以算法的掌握情况往往能够决定软件工程师的成长高度。当然,对于应用级软件工程师来说,也有可能不会接触到更多的算法。第三:领域知识。不同开发领域需要掌握不同的知识结构,比如大数据软件工程师往往需要掌握Hadoop、Spark平台的使用,而Web开发工程师往往还需要掌握前后端开发技术,包括一系列Web开发框架的使用等等。软件工程师需要学习以下知识:(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2)熟悉网络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3)理解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4)熟悉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5)熟悉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的基础知识;(6)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技术和主要的安全协议与安全系统;(7)掌握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基本原理;(8)掌握计算机网络有关的标准化知识;(9)掌握局域网组网技术,理解城域网和广域网基本技术;(10)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11)掌握TCP/IP协议网络的联网方法和网络应用服务技术;(12)理解接入网与接入技术;(13)掌握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14)熟悉网络系统的基本性能测试和优化技术,以及可靠性设计技术;(15)理解网络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16)理解网络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17)了解有关知识产权和互联网的法律、法规;(18)正确阅读和理解本领域的英文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2021-03-04 22:30:52
- xiaozhang
- 软件开发的流程都有哪些步骤呢,1、项目需求分析2、概要设计【就是软件的处理逻辑,大概的一个流程是怎么走的,大概需要哪些模块,怎么运行,需要大概多少接口,后期怎么维护等问题】3、详细设计【描述实现具体模块所涉及到的主要算法、数据结构、类的层次结构及调用关系,需要说明软件系统各个层次中的每一个程序(每个模块或子程序)的设计考虑,以便进行编码和测试】4、coding【根据详细设计 开始编码】5、测试【黑白盒测试修复】6、软件交付7、验收8、维护【根据用户需求的变化或环境的变化,对应用程序进行全部或部分的修改】
- 2021-03-04 22:30:52